联系我们

总部地址:幕拉士大马路195号南岭工业大厦12楼A座
电话:185-3085-2810(微信同号)
郑州地址:郑州市紫荆山路75号东城花园1455室
监督电话:400-004-0226
E-mail:1391292652@qq.com

知识问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出书真的很难,“难于上青天”吗?
作者: 发布于:2020/11/5 16:30:10 点击量:

  办实并非如此!据统计,日前,我国出版社已逾500家,年出书量已达7万种,总印量达数亿万册,居世界第5位,就绝对数(不是人均数)而言,已经跨入世界十大出版大国的行列,川谓突飞猛进,泱沈大观。尽管从长远来看,这一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各界读者的需要,但是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数址发展较快,质量却显得蹒跚。有不少书出版后进入图书馆,就长年封存,无人向津,其中还有不少是查阅方便的开架书。近年随着图书市场的萎缩,有些书虽然印数少得可怜,但是连书店也难于走出了。一出世就坐“冷宫”,挨以待日,“报废"了事。限下长期积压在出版社库房里的、摆在书店书架上多年无人问津的书难道还少吗?問然有因发行渠道阻塞而一时蒙尘的情形,但是坦率地说,其中相当部分(约60%~70%)是因为白身缺乏质量。或平庸低劣,或粗制滥造,或重复雷同,或娟俗欺世,缺乏传之久远的生命力而成为“短命书”的。如此大量的平庸之作是怎样轻易出版的呢?笔者认为:

出书真的很难,“难于上青天”吗?
  一种是以“权”出书。因为他是直接或间接管理出版社的领导,手中握有一定权力,你不给出书,他就在人、才、物等方而处处卡你。据《新闻出版报》载,某市的一-位副市长,其专业才学实在不敢恭维,而且文山会海、公务缠身,短时间内却一连出版了7部书,内容涉及科学、教育、文化、农业、(象等几个学科。这种现象绝无仅有。这些领导同志写书用不着白己花大力气,白有笔杆子代劳;印书用不着自己掏腰包,白有财政拨款垫付:卖书用不着自己说话,更有下属单位的领导用公款争先恐后踊跃认购。可谓写书易,销书更易。副市长及其属下官员们之拥有的权与钱,正是孜孜以求寒窗数载派心沥血的年轻学者们最贫乏的,所以出书的难与易便尽在不盲之中了。
 
  一种是以“钱”出书。只要肯出钱(大多数是公款),.--些人的大作即可变成铅字。称协作出书、赞助出书也罢,叫卖书号也罢,总之,有钱能使书出版。当前白费和协作出书者增多,其中不乏有学术价值之作。但是官方出钱,个人出而(权势者多荣任主编)。邀三五文抄公编辑成书,沽名钓利者不乏其人。例如,某市教育研究中心曾在当地甲出版社出版了--套“青年白学辅导从十书”,声言是“为了满足社会青年和在校初高中学生白学的需要。”一年之后,改头换而,又在乙出版社出版了“中学生白学丛书”,言明是“为了帮助广大中学生巩固知识,加强基础,提高能力”。两套丛书大同小异,何以重复出版,且印数有增无减?原来,以某中心这而大旗运用行政手段,谁能不买?研究中心和编写者二位一体,学生每年人手一册。至于社会效果,只有天晓得!但见学生吃苦头,教师直摇头,家长铍眉头。
 
  一种是以“名”出书。只要是名人,他的著作,专集就会源源不断地问世。时而按题材结集,时而按体裁结集,时而按发表先后时间结集。出版了选集出文集,出版了文集出全集。一篇文章选来又选去,收进各种集子,甚至成名前的习作也被当成“名作”结集出版,早已过时的内容被草草修改后匆匆人选,“敝帚“白珍,致使许多名家权威的这文集、那选集落难于折价之列。还有的作家本来是以写严肃文学省称,然而为了抓“经济效益”,大写庸俗(不是通俗).文学、“涵货"文学,有的作品甚至为“黄潮”泛滥推波助澜。
 
  一种是一窝蜂出书。白从实行了专业职务聘任制,举国上下各行各业著书立说蔚然成风,尤以文化教育系统为共。出版社迫于经济压力要求作者负责推销或包销一部分,达到一定数量才能付印,而在口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文化人的经济条件和精力毕竞有限,各种形式,范围的联合编书成为必然。这自然是好事,但也带来了泛滥成灾的问题。例如,,高等学校公共课《中共党史》改成《中国革命史》之后,短短几年内,数十种《中国革命史》教材出版发行,同一作者参加数木。编写同一内容。甚至一木书四,五人担任主编。平心而论,有的书是未经深思熟虑的急就章或东拼西凑的大杂烩,本无必要出版。但是,由于著作是评聘高级专业职务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作者出来以后都急于出版,给出版社造成很大压力。”出版社也由于作者集体包销量较大,加之各种关系,或乐意或勉强接受,有的社竞出版了几本大同小异的书。
改头换而出书
  一种是改头换而出书。有些书即使有薄薄的“学术”,有人却利用出版社众多之便,以改头换而的手法,反复“炒冷饭”,原有的一点鲜味变成馊气。有这样--本书,作者就靠在内容排列次序与标题目录上做点手脚,一下变成了5木,先后交给了五家出版社出版。这样的书不是出得过于容易了吗?
 
  还有一种靠关系出书。著译者不是在书稿质量上下功夫,而是“把功夫用在书外”:或请领导题词,或请名人作序,”以壮声势;找出版界的亲戚、朋友、老乡、熟人拉关系,走后门;有的共至请客、送礼。“烟开路,酒搭桥。”也有出版界的一些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共至搞交换出书。使没有价值的平庸书得以出版。这些不仅浪费了纸张,耗费了读者的时间,更败坏了出版界的声誉,污染了社会风气。


网站首页出书流程出书费用知识问答出版案例售后保障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新书推荐分类

总部地址:幕拉士大马路195号南岭工业大厦12楼A座 电话:18530852810

郑州地址:郑州市紫荆山路75号东城花园1455室 电话:0371-56683330

版权所有:郑州知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知网出书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12004655号-1